分类列表
新闻分类
不同镀膜材料提升镜片透光率的差异

  在眼镜制造领域,镜片透光率直接影响着佩戴者的视觉体验。为提升透光率,各类镀膜材料应运而生,不同材料在这方面展现出显著差异。

  氟化镁是较为常见的增透膜材料。它的折射率约为 1.38,接近空气(折射率约为 1)与常见镜片材料(如树脂镜片折射率一般在 1.49 - 1.74 之间)的中间值。根据光的干涉原理,当光线照射到镜片表面镀有的氟化镁薄膜时,薄膜上下表面反射的光线会相互干涉。由于氟化镁的折射率与镜片和空气形成了合适的匹配,使得反射光干涉相消,从而更多光线能够透过镜片。在普通的光学镜片上镀氟化镁膜,可使镜片在可见光范围内的透光率从约 90% 提升至 95% 左右,有效减少了镜片表面的反射光,让佩戴者视物更加清晰,减少了因反射光造成的视觉干扰,尤其在户外强光环境下效果明显。

镀膜材料

  氧化锆也是一种常用于提升镜片透光率的镀膜材料。与氟化镁相比,氧化锆的折射率较高,约为 2.1 - 2.2。这一特性使其适用于折射率较高的镜片,如高折射率树脂镜片或玻璃镜片。对于这类镜片,采用氧化锆镀膜能更好地匹配镜片与空气之间的折射率差异。在多层镀膜设计中,氧化锆可以与其他低折射率材料(如二氧化硅,折射率约为 1.46)交替使用。通过准确控制各层薄膜的厚度和折射率,构建出复杂的光学干涉结构。在一些镜片中,这种基于氧化锆的多层镀膜设计可将透光率提升至 98% 以上,很大程度地提高了镜片的光学性能,为佩戴者提供了近乎无干扰的清晰视野,在夜间驾驶或精细视觉工作场景中优势显著。

  除了上述两种材料,还有一些有机高分子镀膜材料也在提升镜片透光率方面有所应用。这类材料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可加工性,能够通过特殊的化学合成方法准确控制其折射率。与无机镀膜材料相比,有机高分子镀膜材料在某些特定波长范围内可能具有更好的透光性能。例如,一些针对蓝光波段设计的有机镀膜材料,能够在有效阻挡有害蓝光的同时,对人眼敏感的可见光波段(如 550nm 左右的黄绿色光)保持较高的透光率。在实际应用中,使用这种有机镀膜材料的镜片,在室内电子设备环境下,能让佩戴者清晰视物的同时,减少蓝光对眼睛的伤害,其透光率在蓝光波段可降低至 10% 以下,而在黄绿色光波段仍保持在 90% 以上。

  不同镀膜材料凭借各自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提升镜片透光率方面展现出不同的效果。从传统的氟化镁到新型的有机高分子材料,它们根据镜片材质、使用场景以及对光学性能的不同需求,为消费者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不断推动着眼镜光学性能的提升 。